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道歉,立即停止維權,近日河南、廣東等地市帶潼關肉夾饃字樣的小吃店被指涉嫌商標侵權。商戶們稱,找他們維權的正是陜西一家名為潼關肉夾饃協會的機構,要求他們進行賠償。

潼關肉夾饃協會公開發(fā)布《給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的一封致歉信》,信中寫道,此前,我們潼關肉夾饃協會對潼關肉夾饃商標進行維權一事,給廣大肉夾饃經營者帶來了嚴重的困擾和麻煩。經過全國眾多媒體朋友和專家學者的批評、指正和幫助,我們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錯誤,就是把協會不忘初心、全心全意為潼關肉夾饃經營者服務的宗旨丟掉了,我們深感自責,在此,誠懇向大家深深致歉!
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道歉
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,其注冊依據是《商標法》《商標法實施條例》和《集體商標、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》。經查,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于2015年12月14日核準注冊第14369120號潼關肉夾饃圖形加文字商標,核定使用在第30類肉夾饃商品上。原商標注冊人為老潼關小吃協會,2021年1月27日公告核準變更商標注冊人名義為潼關肉夾饃協會。
從法律上,逍遙鎮(zhèn)作為普通商標,其注冊人并不能據此收取所謂的會費。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,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(qū)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。同時,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(qū)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。
多名知識產權領域律師專家此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,對于相關協會申請的有社會公共利益和價值的集體商標,一般相關符合條件的個體交納較少費用成為會員,即可使用。潼關肉夾饃協會和相關企業(yè)的做法,涉嫌將有公益屬性的集體商標‘據為己有’,捆綁集體利益而謀利,變成收取高昂地方保護費的方式,成為一種商業(yè)壟斷行為,該行為違反商標法,也違背地理標識商標的立法宗旨。
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出,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,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(qū)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。同時,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(qū)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。
此外,該協會近年來一直在申請注冊老潼關潼關肉夾饃等商標,國際分類為餐飲住宿、廣告銷售,但目前相關商標狀態(tài),多為無效及待審狀態(tài)。
文章來自:梧州信息港,載請注明出處!